在語言的四個技能中,聽與讀屬“接受型”技能,說與寫屬“創造型”技能。聽力的“接受”性質決定了聽能的提高必須依*大量的聽力實踐訓練來實現。
  訓練過程包括:①聽力速度;②聽力素質;③聽力記憶;④聽力理解。

  一、聽力速度訓練

  聽力速度直接關係到聽力測試的成敗,而且是影響考生測試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測試中因為一道題沒跟上而頓時慌亂,接連丟失幾題的情況並不罕見。

  如何訓練聽力速度?一種方法是“循序漸進法”,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這種方法可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資訊的接受方式,樹立起聽的信心。但是,人為地將大腦對語速的適應過程分成幾個階段,由慢到快地幾經調整,始終處於消極被動的狀態。而且,如果資訊傳播的速度過於緩慢,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造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得遲鈍了。

  聽力測試的語速是英語本族人講英語的正常速度。為使大腦儘早適應這種語速,宜從一開始就以這種速度進行訓練。初期階段會出現“坐飛機”的現象,但不必擔憂,因為在這種語速的不斷“轟擊”下,耳朵會逐漸敏銳,從開始只能抓住隻言片語到能接受一個完整句子,直至大腦完全適應了這種語速,接下來便是行使其記憶與判斷的功能了。

  在聽力速度訓練中,要抓住速度這個主要矛盾,採用語法及辭彙比較淺顯,但語速屬於正常的有聲材料。

  二、聽力素質培養

  聽力的最終目的在於理解,而達到理解境界離不開良好的聽力素質。所謂聽力素質是指對英語語音基本知識的掌握,如音素識別、連讀等。

  ⑴識別音素很重要。語言資訊的表達是通過母音和輔音字母有規律的組合來實現的。如母音字母“a”在不同的組合中有多種發音:bake/ei/,bad/ /,bald/ :/,radar/a:/,data/ /。而一個輔音音素可以有多種輔音字母的組合,如/f/:leaf,laugh,philosophy等。如果說閱讀是憑藉字母的組合形式去判斷詞義的話,那麼聽力則主要依*聲音去確定詞的意思。因此,母音的長、短,輔音的清濁,都對判斷有直接影響。

  聽力測試第一部分除了檢測考生對各類英語句子結構的理解能力之外,還檢測考生的音素識別能力。在每道單句聽力試題的四個選項中都設置一種與原文某些關鍵字在發音上相同或相近的“混淆音”。

  例:“Our club meets every other Wednesday.”

  A.We meet once every two weeks.

  B.We met for an hour.

  C.They asked me and several others.

  D.They love to fly on windy days.

  A是答案;B中的“hour”與“our”發音相同;C中的“several others”與“every other”發音相近;D中的“windy days”是為了混淆“Wednesday”的。

  培養學生較強的音素識別能力有助於在聽力測試中迅速捕捉關鍵字的發音,從而在選擇時排除同、近音詞的干擾,選出正確答案。

  ⑵連讀與辨音。

  瞭解連讀的一些基本規律,有利於聽力測試中抓“准”詞句,準確理解。

  助動詞縮略式連讀在聽力中最普遍,熟悉這種連讀對於正確判斷試題的語氣和時態十分有用。

  例:“If it hadn’t rained, we would’ve played tennis.”

  A.We played only half a game.

  B.We took the train to Tunis.

  C.We didn’t play tennis because it rained.

  D.Ten of us walked in the rain.

  相鄰音連續,即當前面一個單詞的結尾為輔音字母,而緊跟其後的單詞又是以母音字母開頭時,這兩個音連讀。

  例“The program will be on at ten.”

  並列連詞“or”與其前後的單詞連讀時,聽起來好似/r/。

  例“OK, but hurry or we’ll miss the bus.”

  音的合成連讀,即當兩個相鄰的字母發音相同時,兩個音素合併成一個音素。有時,當一個句子中有多處合成連讀時,乍一聽,似乎有些音素被“吃掉”了。

  例“He used to like skating but now he prefers sking.”

  三、聽力記憶訓練

  聽力記憶是聽力測試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尤其是第三部分的短文和長段對話,不僅要跟上、聽懂,而且還要把資訊儲存在記憶中,以供回答問題時使用。從資訊的輸入到選出正確答案,其間不過一分多鐘。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短文或對話都聽懂了,但到回答問題時,腦子裏竟然一片“空白”。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聽力遺忘”。克服“聽力遺忘”的方法就是以人為的力量,延長資訊在“短暫記憶”中停留的時間,並為資訊創造“重播”的機會。這種記憶能力要*系統的、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訓練:

  第一階段──填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訓練大腦抓關鍵字的能力。空出句中的關鍵字,如主語、部分謂語動詞、表示時間或地點的名詞、否定副詞等,聽完錄音後將該詞填上。

  例“I don’t _____ how I could possibly _____ my _____exam.”

  (錄音原文:I don’t see how I could possibly pass my history exam.)

  例“____ We’d called a taxi right away , we ____ been there on time.”

  (錄音原文:If We’d called a taxi right away , we would have beenthere on time.)

  訓練短文填空時,重點可放在抓關鍵字上。要求邊聽邊填空,聽完一段後,留出8~10秒鐘,供回憶檢查,並為進入第二階段的聽寫訓練作準備。

  第二階段--聽寫。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訓練大腦在無任何文字資訊的情況下,直接從聽錄音中獲取資訊的能力。實踐證明,聽寫是訓練記憶的有效方法。聽寫時不必拘泥於拼寫或句子完整,只要記錄關鍵字,甚至可用自己所理解的速記符號記錄。

  聽寫訓練宜從單句開始,逐步向段落過渡。所選材料應注意結構簡單明瞭,辭彙通俗的文章。進入短文聽寫階段時,不宜逐句聽寫,應在聽完三五句後,按內容的先後次序,寫出主要內容。

  第三階段──複誦。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聽完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後,立即在大腦裏複誦所獲得的資訊。複誦中常有遺忘,但不必中途返回重聽,這樣會增加“短暫記憶”的負擔,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遺忘。在強制回憶後仍有遺忘時,可在聽第二遍時集中注意力去獲取。複誦初始的速度可能很慢,但堅持下去,反應的速度就會加快,遺忘也會逐漸減少。

  四、聽力理解訓練

  在聽力過程中,語言資訊通過考生具備的聽力速度、聽力素質及記憶力,及時、準確、完整地傳遞到大腦。大腦對語言資訊進行分撿、提煉,揭示出其表層和深層的意思,然後通過文字再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聽力理解。

  理解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答案的選擇。從聽力測試的內容、問題設計和四個選擇項的表現形式看,理解主要在兩個水準上:一是對語言資訊表層意思的理解;二是對語言資訊深層含義的理解。表層意思的理解取決於對資訊表達形式的理解,屬於思維的初級活動。深層含義的理解則需要對資訊進行分析和提煉方能實現,屬高級思維活動。聽力測試的三個部分同時包含著這兩種思維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chay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